您的位置:

安徽农网首页 > 乡村旅游 > 乡村旅游 正文

站内搜索:

山水秀丽的“黄山1号风景道”

2021/3/24 15:52:57 责任编辑: 萍萍

  山的壮丽、水的灵动、村的朦胧,汇聚在“黄山1号风景道”上。今年春节倡导“就地过年”,带火了这条去年12月才命名的风景道。

640.webp (1).jpg

  “这里太美了……”两辆江苏牌照的SUV停在沿途的观景点上,几位年轻的女士下车后,面对层层叠叠的山峦,还有山脚下若隐若现的村舍,忍不住用双手做话筒大声欢呼起来。这呼声,带着城市人对乡村美的渴望。

  黄山1号风景道是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内的一条闭环型风景道,全长98公里,串联起浦溪河、黄山途居露营地、杨家寨、太平湖、明代六角楼、程氏宗祠等景区景点,沿线还有五丰源休闲农庄、泉水生态甲鱼养殖基地等乡村旅游点。

640.webp (2).jpg

  驾车从浦溪河休闲旅游区出发,一路经过黄山、九龙峰、佘溪河、秧溪河,大自然的气息从山间水畔散发出来,让人激动不已,忍不住打开车窗。弯弯曲曲的柏油路夹在山中,常有几度无路几度洞天的感觉。车开着开着,不觉被四面青山包围起来,眼见一座山横亘眼前,似乎无路可走,但车至山前,总能发现一条弯曲小道,遂打方向盘,继续前行。如此几个来回,眼前豁然开朗,出现一大片稻田,几头水牛悠然吃着杂草。再往前看,一座山峰直刺云端,翠竹松柏在风中摇曳着,像一幅立体的画。

640.webp (3).jpg

  一路上水景很多,最有名的是有“黄山情侣”之称的太平湖。举目望去,烟波浩渺,船儿轻摇。这里是1987版《红楼梦》第一集经典镜头“黛玉北上”的取景地,也是户外运动爱好者的天堂,每年都会举办铁人三项、登山、游泳、骑行等全国精品体育赛事。驾车从湖边经过,有种说不出的逍遥。

640.webp (6).jpg

  黄山1号风景道不仅山水秀美,而且文化厚重,徜徉其间,相见恨晚。就说桃岭古道,以我的建议,那是非去不可的地方。在乌石镇桃源村境内,路边有座不起眼的门楼,上书 “桃源古秀”四字。据说乾隆下江南时路过此地,眼见这里茂林修竹、流水潺潺,遂即兴题写此字。可惜原门楼于1996年被洪水冲毁,现存门楼是人们后来建起的。走进门楼,仿佛走进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。村庄不大,只有十来户人家,一条小河从村中央流过。河畔民居依山而建,被参天古树包围着,阳光在屋顶勾勒出斑驳的线条。一条青石小路顺着小溪弯弯曲曲伸向远处,这就是桃岭古道。它是古时徽州各县通往池州的陆路主干线,如今早已不用了。初入此地,我不禁蹑手蹑脚,生怕打扰了这里的幽深僻静。“桃岭古道,我们当地人喜欢叫它乾隆古道,那是先辈们叫习惯的。”村中的一位大爷说。

640.webp (4).jpg

  沿途还有六角楼和程氏宗祠。六角楼原名太宇亭,始建于明万历年间,是一座砖木琉璃瓦结构的楼阁,三层六角,通高23米,楼顶为风波葫芦状,底层四周有16块浮雕石刻,山水、飞禽、走兽、人物、花卉,无不古朴生动,圆润流畅。程氏宗祠位于甘棠镇,始建于明代,后被毁,清代后期重建,今仍保留有明代建筑风格。

  随着近几年旅游业兴起,这条道上绵延的山水和村落渐渐被人们看好,新的旅游点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,如黄山途居露营地、杨家寨、五丰源休闲农庄等。黄山途居露营地掩映在一片绿色中,白的、黄的、灰的车子散落树下。春节期间,到途居过大年已成为一种时尚,南来北往的客人驾车到此,享受难得的野趣。

640.webp (5).jpg

  山野是孩子们的撒野场,途居专门为他们准备了山野寻宝游戏。草地里藏着许多宝贝:冬笋、鸡蛋、红薯、土豆……还有意外的奖品,谁找着归谁。随着一声令下,孩子们冲向草坪,趣味游戏为他们留下独特的童年记忆。此外还有抓鸡、射箭、骑车等项目,篝火晚会更是必不可少。

  近几年挺火的杨家寨位于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内,是一个集游乐、餐饮和休闲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区。由于地处湿地公园,这里以水为主的项目很多,如动感摇摆桥、水上秋千等,每年夏天还会举办“渔乐节”,游客可以在水中嬉戏、捕鱼。

640.webp.jpg

  对于自驾游客来说,驾车到访一些没有开发旅游的村庄,感受村民真实的生活,也不失为一件有意义的事。那天,我们见有一条路通向深山,遂驾车前往。行约7公里,见路旁有一个村庄,便停车向村中走去。村中有一户人家,仅前院后院就有200平方米左右,这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来说可谓奢侈。这户人家前院里养着许多盆景,在阳光下傲然挺立,十分招人,后院地面用彩色混凝土铺成,在大片绿色下格外引人注目。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在院子里晒太阳,和我们聊了起来:“我们是当地人,女儿和女婿在县城做茶叶生意,忙得很,这不,到现在还没有回……”这种生活,不正是我们羡慕的吗?此时的黄山1号风景道上,春色正在默默酝酿,不妨挑个周末,带着亲朋好友去一探究竟。

( 来源:黄山区委宣传部 作者:李远峰 欧阳如晨 )


【字体: 】【 打印 】【关闭此页


安徽农网版权及免责声明

① 凡本网注明“安徽农网”的信息作品,版权均属于安徽农网,未经本网书面授权,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
   转载、摘编和发表。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安徽农网”。如有违
   者,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。

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“安徽省气象台”或“安徽省农业气象中心”的气象预报与灾害性天气警报信息产品,
   未经气象主管部门许可,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随意转载、摘编和发表。如有违者,气象部门将依法追究
   其法律责任。

③ 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安徽农网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他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根
   据“文责自负”的原则,该作品并不代表本网观点。

④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,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安徽农网联系。

※ 联系方式:电话:0551-2290197 传真:2874926
   ahnw@mail.hf.ah.cn ahnw@ahagri.com